第一财经日报采访华博数码总经理


    第一财经日报    李静颖

 

    “国内的3D技术、设备并不比国外差,甚至更有竞争力。”华博数码总经理洪一农自信地说。


    上海世博会多功能演播厅已启用一年半时间,承担着组织活动布展以及召开协调会议的重要作用,在这其中,布展方案的展示均采用了3D手段,如开幕式设计方案展示即运用了3D模型的预演。

    承接这个多功能演播厅的3D投影显示系统平台项目的是上海华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博数码”),其总经理洪一农告诉记者,这个平台搭建的总造价不超过500万元,如果请国外的团队来造的话,起码2000万元。“国内的3D技术、设备并不比国外差,甚至更有竞争力。”洪一农自信地说。

    在他看来,3D时代已经到来。这是基于华博数码十年来对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华博数码的最新作品是即将在今年4月在浦东展览馆揭幕的14米高立体球幕屏。“全世界掌握制作立体球幕屏技术的企业不超过10家。”洪一农颇有底气地表示。

 

    十年积累

    华博集团是华博数码的母公司,其早在1994年以做系统集成起家,同时也是国外SGI图形工作站(一种以个人计算机和分布式网络计算为基础,主要面向专业应用领域,具备强大的数据运算与图形、图像处理能力,为满足工程设计、动画制作、软件开发、金融管理、信息服务、模拟仿真等专业领域而设计开发的高性能计算机)在国内的代理商。

    在那时,华博集团看到国外公司在国内卖虚拟现实平台设备动辄2000、3000万元的高价,但当时国内由于PC的处理速度明显跟不上节拍,硬件也跟不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被国外公司巨额垄断。

    2000年后,PC的处理能力已能达到1秒50帧的图像。“Window+intel”平台(即wintel平台,指一些原来只有在大型SGI工作站上才能够实现的功能,现可以在 PC平台上操作)的成熟,让华博集团看到了机会,4年后,华博数码完成了单通道立体电影交互模拟的设备研发。

据洪一农介绍,这种交互模拟是通过借助相关模拟设备和模拟软件让参与者身临其境去感受虚拟场景,参与者可自由对其进行操作,而设备和画面会随着人的控制进行相应的变换。

    “这套设备可用于一些高危行业的培训,比如模拟火灾现场的逃生,作为灾难处置的培训平台,在虚拟场景里模拟仿真环境。”洪一农说。

    华博数码近100人的团队中,研发人员占据了大半壁江山。据记者了解,这些研发人员里没有一名外籍人士,清一色的本土人员。一位研发人员告诉记者,其创意灵感主要来自于一些国外科技文献,同时他们经常参与国外的一些行业展会。“很多国外的新技术、新设备,我们只需要接触一下,回到实验室自己琢磨一段时间就能完全掌握。”他说。

    兼容式放映机是洪一农口中津津乐道的“原创品”。“不同国家的影片采用不同的格式,很难得到统一。这就对影片的放映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说。

据了解,这种兼容式放映机有多种立体影片播放方式,可以任意设置立体属性,无需更改硬件设施就可以切换不通类型的片源播放。

 

    急需产业联盟

    坐在华博数码内部播放室的特效座椅上,戴上3D眼镜,观看他们的样片《星际任务》,座椅会配合着影片主人公驾驶的太空飞船的行经路线,或跌落、或震动,身边时不时还会传来阵阵热风,让人身临其境。洪一农告诉记者,他们还可以模拟电闪雷鸣、水雾喷洒甚至是爆炸的效果。

据其介绍,华博数码已能为4D影院提供包括立体放映系统、4D特效座椅、特效设备、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内的一整套解决方案。但洪一农还是略带苦涩地表示:“设备虽然已完全达到要求,但就是找不到用户。”

    据悉,洪一农曾与上海某家影院谈合作4D影院的事宜,由华博数码提供内部整体解决方案,对方认可了设备,也认可了价格,只抛下一句话,“片源的问题你能帮我解决吗?”就是这句话,让洪一农半天没接上,最终的合作也不了了之。

    “行业的产业链上下游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有时单靠某个企业的号召力明显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一个强大的产业联盟。”洪一农说,“比如缺少展示内容的创意人员、缺乏优秀的导演以及一些原创技术等等。”

    洪一农打了个比方,“中国经济发展用30年走过了西方国家需要200年才能走完的路,在我们这个行业也是如此。”他坦言,“走得太快”会暴露很多问题,包括技术研究的匮乏。在与国外顶级大学和机构相比时,国内业界普遍缺少一点概念性、前瞻性思想,但其实国内企业的骨子里还是向往原创技术。

    有趣的是,华博数码已将触角伸向其他行业,比如娱乐行业中的大型游戏交互平台建设,网络商城3D化技术。“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用户在淘宝上买衣服时,可以通过3D的虚拟人物试衣,这种购物感觉就更直观了。” 洪一农说。

 

  • 2010-01-27